·
“一夜春雨过,千畦尽成绿”
北京时间2月19日6时34分
(资料图片)
将迎来雨水节气
春雨脉脉
润泽万物
潇潇轻落
唤醒草木
雨水丨三候
一候獭祭鱼
水獭将鱼儿捕获
整齐排列在岸边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
辛苦付出
终有回报
二候鸿雁来
东风送暖、万物复苏
鸿雁去了又归来
跨越千山万水
克服艰难险阻
它们划破长空、气势如虹
因为有
生命和自然的约定
三候草木萌动
万物蓄势待发
嫩芽即将破土萌动
尽管气候
时而交替、变幻无常
但没有什么
能阻挡春的归来
雨水丨习俗
忙农事
雨水节气到来,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的冬季已经过去,降雨开始并逐渐增多,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农谚说:“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雨水节气在南方,被称为“可耕之候”,春耕、春灌、播种、育苗、施肥、防冻、嫁接果木等农事活动便要陆续展开了。
勤养生
随着降雨的增多,湿气加重,容易困扰脾胃,所以,这一时期要注意对脾胃的养护。唐代孙思邈说:“春时宜食粥。”提醒我们在春季应多喝粥,既便于吸收,又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此外,还要注意腿脚的保暖,少用冷水,少吃寒食。
回娘屋
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一项风俗。到了雨水节气,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女婿要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去给岳父岳母送节,称为“接寿”,表示对辛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的感谢。
撞拜寄
在一些地方,雨水节气是一个很富有人情味的日子。在川西民间,早晨天刚亮,一些年轻的妇女便牵着儿女站在大路边,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当有人经过时,无论男女老幼,都会拦住对方,让年幼的儿女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称为“撞拜寄”,希望孩子能够健康长大。
雨水丨养生
防风寒
雨水时节
时常倒春寒
所以要适当春捂
不要过早脱棉衣
并根据气候变化添减衣物
以防风寒侵袭,引发疾病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醒
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
就是说,春令时节
下身应多穿一些
中医养生谚语“寒从脚起,湿从下入”
讲的也是关于下体腿脚的保暖
防春困
缓解春困最好的办法是运动
锻炼可以大大加快
脑处理信息的反应速度
有效防止春困
多做些深呼吸并适度运动
给大脑提供新鲜充足的氧气
使人心情舒畅
精神振奋,消除困倦
另外
可以用拇指按揉内关、神门、三阴交
这三个穴位互相配合
每天按揉5~10分钟
就可起到安神定志、
调整睡眠的作用
饮食养生
雨水节气中
地湿之气渐升
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
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
饮食上宜少酸多甜
可多食大枣、菠菜、
荸荠、甘蔗、茼蒿、山药等
风多物燥的天气易使口舌干燥
宜食果蔬及汤粥
如枸杞粥、红枣粥、银耳粥等
调补脾胃亦可用白菊花、
决明子、西洋参等
细雨滋润大地
汗水创造幸福
最是一年春好处
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 | 长城网综合
责编 | 房淑婧 苏浩军 陈兆月
编辑 | 赵若云